锚定目标谋创新 真抓实干开新局
为龙江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科技支撑
——在2021年全省科技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2021-03-26      省科技厅厅长 张长斌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国科技工作会议、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全省“两会”精神,全面总结“十三五”期间和2020年度全省科技工作,安排部署“十四五”期间和2021年全省科技工作重点任务。
  下面,我代表省科技厅作工作报告。
  一、“十三五”和2020年工作回顾
  “十三五”时期,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全省科技战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对我省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64项,哈工大刘永坦院士荣获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省科学技术奖1393项,其中省最高科技奖2项。累计登记科技成果7325项。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7.245件,比“十二五”期末增长1.2倍。一大批创新成果在维护国家安全和服务龙江振兴发展中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科技项目支持力度显著增强。争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项目(课题)52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369项,中央引导地方专项资金项目142项。实施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51项、重点研发项目151项。成功加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深化省自然科学基金改革,省基础研究经费增长4倍。
  ——科技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哈兽研“国家动物疫病防控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哈工大“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大庆油田“国家能源陆相砂岩老油田持续开采研发中心”等,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加快建设。获批“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野外观测站等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4个,总数达到68个。向科技部推荐3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增省级科技创新基地和平台493个,总数达到1161个。
  ——科技成果转化取得实效。登记技术合同16914项,成交金额956.42亿元,分别比“十二五”期间增长49.96%、82.80%。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支持27项重大科技成果落地产业化。建设技术转移示范机构53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63家。
  ——科技型企业蓬勃发展。实施两轮科技型企业三年行动计划。2018年以来,累计注册成立科技型企业超过4万家。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1932家,是“十二五”期末的2.79倍。新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57家。新光光电、广联航空等16家科技企业上市(挂牌)。兑现企业研发费用后补助政策资金3.6亿元。
  新增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40家,全省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总数达到246家。
  ——科技人才队伍持续壮大。新增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7人。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国家杰青、国家优青等150人。表彰“龙江科技英才”58名,评选省杰青105人。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选派2178人次省级科技特派员服务脱贫攻坚,直接带动1.3万户农民实现增收。发放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4720份。我省科普工作者在全国科普讲解大赛、科学实验展演大赛上获奖总数比率排名全国之首。
  ——科技创新合作不断拓展。推动以对俄为主的国际科技合作,承办“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科技合作分委会第二十三届例会”等国际科技交流活动32次,建设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1家,承担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等项目69项,执行出国(境)培训项目109项。深化省院合作,建立院士工作站和科学家工作室104家。推动与广东科技合作,组织交流活动65次,深哈产业园等科技合作载体加快建设。
  ——科技创新环境日益优化。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科技创新大会,成立省科技领导小组,重新组建科技管理部门。专题研究科技体制改革、科技成果转化等重点工作,出台推进科技强省建设、促进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等重要文件。推进省属科研院所资源整合,深化科技“三评”改革,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活力加速释放。
  2020年,全省科技战线积极应对新冠疫情重大挑战,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部署要求,统筹疫情防控和科技创新发展,落实“六稳”“六保”任务,组织重点任务推进专班,集聚力量攻坚克难,主要在6个方面取得新成绩。
  (一)服务打赢新冠疫情防控阻击战
  紧急启动6个应急防治诊疗攻关项目。采取“先研究后立项”方式,组织哈医大附属第一医院、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省传染病防治医院、省医院、哈兽研等单位,开展新冠肺炎重症和危重症患者临床救治、中药饮用制剂、动物感染模型等攻关研发,研究成果在降低病亡率、提高治愈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组织疫情防控技术成果研发和转化应用。哈工大、哈工程、省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星云科技、新光光电等科技企业,面向一线疫情防控迫切需求,研制出快速检测试剂盒、病毒消杀设备和智能测温设备等一批疫情防控新产品,有效提升了病毒检测、病毒消杀、卡口测温等工作效率。
  服务科技企业复工复产。将42%的省级科技资金调整用于支持科技企业复工复产、纾困解难,为460家企业兑付科技创新券,对62家提供孵化器补助资金。推荐50家企业争取“科技助力经济2020”重点专项支持,推荐哈尔滨市和重点科技园区争取“百城百园”行动专项支持。制定出台《关于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新创业的措施》,科研助理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300人。
  (二)系统谋划未来全省科技创新
  编制科技创新规划。研究编制《黑龙江省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2021—2035)》,明确我省未来一个时期科技创新重点目标任务。按照省委、省政府“十四五”总体部署,研究编制《黑龙江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凝练重点领域科技创新任务。
  制定“1+N”科技政策。围绕支撑龙江高质量发展需要,研究制定《关于加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加强原创性研究、发展新型研发机构、提高研发投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4个措施,构建“1+N”科技创新政策体系。
  (三)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应用
  组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围绕支撑“五大安全”,新争取“超高热流密度微通道散热新原理及关键技术研究”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5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00项;国家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28项。组织实施省重点研发项目33项、基础研究重点项目30项。哈工大多项技术支持我国首次嫦娥五号月球采样返回任务,哈工程安全壳热量导出系统保障“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安全运行,哈兽研创制非洲猪瘟疫苗进入临床试验。
  促进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围绕“百千万”工程建设,在高端装备制造、人工智能、食品加工、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领域,新组织实施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22项,2019年实施的29项科技重大专项,研制新技术(新工艺)22项,开发新产品(新装置)104项。支持“碳化硅衬底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等11项重大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承担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27家企业,累计增加销售收入超过6亿元。
  促进技术转移体系建设。组织全省科技成果产学研金对接会,推介可产业化科技成果96项。组建省科技成果投资转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新增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7家。全省技术交易额实现267.8亿元,同比增长13.2%。
  (四)新一轮科技型企业三年行动计划圆满收官
  加强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培育。哈尔滨中关村基地孵化器、佳木斯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获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哈尔滨实施“雏鹰计划”,对56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给予资金支持。齐齐哈尔实施“企明星计划”,扶持42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成长。大庆47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孵企业超过2500家。全省新注册成立科技型企业13166家,通过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的企业3435家,同比增长65%。
  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成立高企培育专班,落实市(地)培育高企主体责任,加强高企认定培训辅导,拨付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专项资金2亿元,新培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159家,高企总数净增682家,同比增长54.56%。
  (五)推动区域创新发展
  推进部省会商和厅市共商。成功召开新一轮部省科技工作会商会议,省政府与科技部签署会商议定书,我省区域创新体系、产业改造升级、农业科技创新等重点创新任务列入科技部支持计划。加强厅市共商工作,先后与牡丹江市和绥化市召开厅市共商会议,签署了科技合作共商议定书。
  推动自创区和高新区建设。省政府成立哈大齐自主创新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编制修订《总体方案》,已进入征求相关部委意见阶段。加大支持哈尔滨新区力度,拨付科技项目资金超过1亿元。佳木斯高新区晋升国家高新区列为待批序列。牡丹江高新区升级国家高新区工作重新启动。新建牡丹江穆棱、绥化北林、佳木斯桦南3个省级高新区,国家和省级高新区达到9家。
  推进对外科技合作交流。我省36项活动纳入国家中俄科技创新年活动清单。积极引进外国人才,为来自68个国家的875名外国高端人才、专业人才发放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
  (六)优化科技创新发展环境
  推动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止跌回升。加强企业研发费用统计填报辅导,研发投入后补助资金用“因素法”下达地市,提高了资金使用效果。成功扭转我省全社会研发投入5年连续下降态势。2019年我省R&D经费为146.6亿元,较上年增长11.6亿元,增幅8.6%;研发投入强度为1.08%,较上年提高0.03个百分点。
  推动科研院所改革与创新发展。选取省绿色食品科学研究院、省寒地建筑科学研究院开展员额制管理试点。推进48户科研院所办企业基本完成脱钩,22户企业纳入科研单位资产经营公司统一监管。探索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省政府与哈工大共同组建人工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发挥省工业技术研究院作用,累计孵化科技型企业139家。 
  推动地方提升科技创新发展意识。省委、省政府邀请科技部部长王志刚来我省作科技创新专题辅导报告,引导全省各级领导干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市(地)推动科技创新发展意识明显增强。哈尔滨创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实验区。齐齐哈尔谋划部署精密超精密制造产业,省级农业科技园区获批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牡丹江设立科研担保和重大科技项目专项资金,建设人才工作站引进科技创新人才。佳木斯推动建三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申报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大庆政企联动推进页岩油勘探开发,成立油气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绥化出资设立科技发展基金。鸡西、双鸭山、鹤岗、七台河依靠科技推动煤城转型升级,伊春、大兴安岭搭建林区技术服务平台,黑河探索建立中俄科技创新创业孵化平台。
  科技管理部门职能加快转变。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抓战略、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的要求,建立科技领域安全风险防控机制和科技规划与政策制定咨询论证机制,对创新全过程管理进行系统设计。坚持先立规矩后办事,对18项科技权力事项实行分类管理。坚持转变作风优化科技发展环境,建设科技管理“一张网”,推动科技事项“最多跑一次”。完善科技监督与诚信体系,设立“红黄黑”名单,科技创新治理能力不断提升。 
  同志们,回顾过去工作,成绩来之不易。成绩的取得,源自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确指引,源自于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源自于省科技厅党政领导班子的科学谋划与合力推进,是全省科技战线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勠力同心、履职尽责、担当作为的结果,也是科技战线的老领导、老同志和社会各界关心关注科技发展、鼎力支持科技创新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科技厅向大家表示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同志们,成绩代表过去。对照国家科技创新发展要求和龙江振兴发展需求,对照科技强省建设的规划目标和任务,需要我们倍加清醒的认识到我省科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全社会科技研发投入强度不高,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不健全;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水平不高,科技企业数量偏少、规模偏小;一些地方科技创新意识不强,重视不够等。我们必须振奋精神,铆足干劲,切实解决问题,奋力推动科技强省建设迈出新步伐。
  二、“十四五”时期工作思路和主要任务目标
  “十四五”时期全省科技工作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按照我省“十四五”规划部署,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科技“四个面向”,聚焦“五大安全”,坚持自主创新、人才为本、开放融合、引领发展,以加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采取超常规措施,补足科技强省建设短板弱项,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大力促进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奋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新突破。
  “十四五”时期的主要任务目标:
  (一)全社会研发投入取得新突破。到2025年,全省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2.5%左右),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比达到6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企业占比达到30%以上。
  (二)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取得新突破。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实施“揭榜挂帅”项目,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产出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培养激励一批科技创新人才。
  (三)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取得新突破。进一步完善市场化服务体系,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支持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落地产业化。到2025年,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500亿元。
  (四)科技型企业培育取得新突破。大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推动科技型企业上市。到2025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力争突破5000家。
  (五)区域创新发展取得新突破。高水平建设哈大齐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哈尔滨国家科技创新城市,推动省级以上高新区市(地)全覆盖,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三、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们要对照我省“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重点任务目标,聚焦科技创新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打好全社会研发投入提升和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两大攻坚战”,实施科技成果高质量落地转化和区域创新发展载体建设“两大行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营造良好科技创新生态,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新突破”开好局、起好步。
  (一)打好全社会研发投入提升攻坚战
  加大政府投入。发挥政府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建立省财政科技经费支出稳定增长和柔性调整机制,将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和财政科技支出增幅列为市(地)科技创新发展考核的重要指标。采取高新技术企业奖补、联合基金引导投入、科技计划项目支持、科技创新基地奖励等措施,引导企业和社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提升企业投入。全面落实企业研发经费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等税收优惠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研发投入后补助资金支持,对企业购买科技服务给予创新券资金补贴。扩大规上研发活动企业数量,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为规上企业。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同设立研发机构,对新通过认定的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给予补助支持,对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绩效评价优秀的给予奖励。
  调动社会投入。引导科技企业、技术成果与资本市场对接,采取联合基金引导投入、推动科技企业上市、提供投融资服务等措施,调动社会资本投入技术创新、研究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
  强化研发投入统计与监测。加强统计培训,联合有关部门通过组织培训、政策解读、重点单位现场指导等措施,指导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全面真实填报R&D经费投入数据。加强监测统计,建立全省统一的研发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市(地)和省直有关部门协同工作机制,综合运用统计、监测、考评等手段,做到应统尽统。
  (二)打好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攻坚战
  组织关键领域“揭榜挂帅”科技项目。面向龙江振兴发展重大任务,与用户联合论证相关领域等重大攻关任务,凝练榜单,对项目承担单位及团队充分授权,明确考核奖惩措施等。将揭榜项目与科技创新基地、人才计划统筹考虑给予重点支持。
  加大重点领域技术研发攻关力度。支持有实力的高校、科研院所和创新型企业争取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积极参与国家人工智能、脑科学、新材料、智能制造、新发突发传染性疾病防控、科技冬奥、现代农业等重点领域科技创新。围绕产业链供应链部署创新链,一体化部署实施省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凝练专项实施方案,明确指南布局,分类组织实施。面向工业强省,重点突破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能源化工、生物医药、农副产品深加工等重点产业领域瓶颈技术。面向乡村振兴,加强智慧农业、农机装备等农业重点领域技术攻关和集成转化。面向健康医疗,针对我省重大疾病防控、生物医药创制、重大传染病监测溯源,开展医药研究,研制医疗器械新产品。面向污染防治,加强碳达峰、碳中和、秸杆综合利用、重污染天气、黑臭水体治理、土壤污染治理技术创新,提高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等绿色产业技术装备水平。
  加强原创性科学研究。创造条件争取国家在我省布局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推动“能源催化与高效转化”“缺血性心脏病”“动物细胞与遗传工程”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尽快获批,支持哈工大、哈工程牵头创建(黑龙江)国家应用数学中心。聚焦优势领域谋划省实验室,新布局建设一批省重点实验室。支持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优秀创新团队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以及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三)实施科技成果高质量落地转化行动
  加强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制定科技成果高质量落地转化行动方案。开展“千企连百校(院所)”活动,梳理发布500项左右技术成熟、可产业化的科技成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对接。实施省支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计划,重点支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5项左右。推动市场化技术交易服务,鼓励建立市场化的技术转移机构,培育建设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支持科技服务机构开展技术合同代办工作,大力培育技术经纪人、技术经理人等专业化技术转移人才。新增技术转移机构5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3家,确保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300亿元。
  实施新一轮科技型企业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制定新一轮科技型企业三年行动计划方案,聚焦科技型企业培育细化工作措施。加快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鼓励科研人员和高校毕业生创办科技型企业,鼓励事业单位利用闲置资产建设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孵化器和加速器。大力培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压实市(地)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主体责任,建立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年度通报制度,完善对市(地)考核和督查机制。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认定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对首次通过认定和复审通过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奖励。推动市(地)、县(市、区)设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资金,确保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增长600家。推动科技型企业上市或挂牌,遴选一批科技实力突出、创新能力强劲、发展潜力大的创新型企业,推荐纳入“紫丁香计划”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重点培育。对获得各类创投基金支持的科技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在省级科技计划中采取定向委托等方式给予支持。
  (四)实施区域创新发展载体建设行动
  建设哈大齐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推动哈大齐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尽快获批,发挥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三个国家高新区主体作用,启动编制关于建设哈大齐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施意见。推动创新资源和要素向自创区集聚,布局建设一批高水平的新型研发机构和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科技创新基地。推动政策先试先行,创建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使用权试点改革,加强科技金融服务创新,促进重大创新成果落地产业化。优化产业布局,发展特色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带动我省经济向中高端水平迈进。
  推动省级高新区创新发展。落实市(地)主体责任,推动佳木斯、牡丹江省级高新区加快升级国家高新区。在资源型城市转型区和工业强县中,新布局创建省级高新区2—3家。推动高新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围绕主导产业打造创新型产业集群,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推动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推动建三江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创建工作,提升农业科技园区转化科技成果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县域转移转化。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壮大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力量,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促进乡村振兴提供科技支撑。支持创新型县(市)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县(市)设立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构。
  推动科技合作向更宽领域、更高水平和更深层次发展。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交流。巩固对俄科技合作优势,加快哈尔滨对俄科技合作中心建设。积极参与中俄创新年活动,争取国家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依托省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等,推动国际科技合作,支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推进国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科技创新合作,积极引进高端智力成果。加强与广东科技创新合作,举办科技合作交流活动,建设科技园区和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创新创业平台。
  (五)营造良好科技创新生态
  统筹实施科技创新规划和激励政策。发布实施《黑龙江省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2021—2035)》,明确中长期科技发展方向和目标。发布实施《黑龙江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部署我省“十四五”时期重大科技创新任务。印发实施《关于加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及配套措施,为科技创新支撑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修订《黑龙江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及《实施细则》。深化科研院所改革,进一步激发科研院所创新发展活力,推动省属科研院所员额制试点工作。深化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选择2—3家省属科研院所开展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推进减轻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深化“三评”改革,持续开展“四唯”清理行动。
  大力发展新型研发机构。发挥新型研发机构集聚高端创新创业人才、社会资本等有效作用,在构建市场化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上实现突破。鼓励市(地)围绕重点产业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制度现代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用人机制灵活的新型研发机构,对初创期建设和绩效成效显著的给予支持。
  培养激励科技创新人才。召开全省科技奖励大会,提高省科技奖奖金标准,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加大省级科技人才培养支持力度,落实省委人才计划政策,发挥省自然科学基金作用,培养壮大科技人才后备力量。加大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推荐申报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海外人才引进支持计划。加强外国专家引进工作,组织实施外国专家引智项目,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团队。
  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组织科技活动周重点示范活动,开展科普讲解大赛、科普微视频和图书作品评选、科普达人秀、科技下乡等系列科普活动,提升科普示范基地管理与服务能力,广泛开展疫情防控、民生健康等领域新技术新知识的普及,提升我省公民科学素质。
  (六)加强科技系统自身建设
  做实“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按照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统一部署,围绕重点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组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聚焦各类创新主体和服务对象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上下联动、主动作为,积极帮助高校院所、科技型企业和科研人员解决一批最忧最盼的问题。
  开展能力建设提升年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会议部署要求,通过服务各类创新主体的具体实践,强素质树形象,切实增强全省科技系统干部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通过能力提升破解我省科技创新发展主要矛盾与问题。
  推进职能转变和依法行政。加快推动从“管理”到“服务”的职能转变,不断提升科技治理能力和水平。深入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提升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水平。坚持科技权力事项政务公开,加强政务诚信建设,自觉接受监督。加强科技监督和评估评价体系建设,推进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分类管理和流程再造,努力实现科技监督全覆盖。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强化监督执纪,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省委九项规定,驰而不息纠治“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加强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教育,提高干部职工廉政意识,培养一支作风过硬、忠诚担当、清正廉洁的科技干部队伍。
  同志们,做好“十四五”和2021年科技工作,我们还要把握好三个方面要求。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提高政治站位。科技战线要牢牢坚持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折不扣把党中央和省委关于科技创新的决策部署落实到位。要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强化政治机关定位,把党的领导落实到科技工作各个环节,推动科技强省建设迈上新台阶。
  二是树立争先意识,强化责任担当。科技战线要提升干事创业、争先进位的精气神,咬定“十四五”规划目标不放松,重点指标向全国平均水平看齐,采取超常规举措跳起摸高。各市(地)科技部门要担当作为,压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在全社会研发投入、技术合同交易、高新技术企业培育、高新区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等重点指标上晋位争先。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要围绕规划的重点创新任务,组织科研人员和创新团队超前凝炼科技计划项目,在服务国家战略与龙江振兴发展中展现新作为。
  三是细化工作措施,狠抓任务落实。科技部门要把抓落实作为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手段,认真分解重点指标,明确时间节点,细化任务措施,确保年度目标如期完成。要加强跟踪问效,建立定期通报制度,按月按季报送进度,推动各项工作掷地有声、落地见效。要加强协作,凝聚力量,科技管理部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要聚焦技术攻关、项目实施、成果转化等重点领域联动配合,共同发力,汇聚科技支撑龙江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同志们,乘风破浪潮头立,扬帆起航正当时。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篇之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之年,做好这一年的工作意义重大。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以更加饱满的政治热情,更加振奋的精神状态,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龙江提供坚强的科技支撑!
 
     
   
     




版权所有: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